?!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一门忠烈——云南革命事业的先驱?
首页>云南记忆>红色记忆
 
  
  
  在反对黑暗统治的艰难岁月中,众多云南儿女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纷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不仅是云南革命事业的先驱,也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在这群早期传播共产主义圣火的先进分子当中,涌现出了几个一门忠烈的感人事例: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兄弟三人,李国柱、吴澄夫妇和赵竹村、赵祚传父子等。他们的光辉事迹传遍了三迤大地?
  革命先驱王复生,名濡廷, 1896年出生于云南祥云县下川坝王家庄一个书香之家?1916年,王复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后升入文学院法国文学系。满怀爱国之心的王复生在北大“自由思想、兼容并包”的治学氛围之中,博览群书,寻求着救国救民的真理。这期间,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下,王复生在从西方引进的各种纷繁学说中最终选定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航标。他立誓与旧我决裂,投身共产主义事业,并改名为王复生,成为李大钊指导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一,这是中国第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王复生担任法文翻译组组长。在共同探索中国革命出路的理论过程中,王复生与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等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成为中国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
  这是一位学者型的革命家。自 1922年起,直?1936?6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牺牲在日本法西斯屠刀下之前,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除 1926年夏?1927年秋在云南进行革命活动外,王复生一直在西北、东北等地区,以教师、报社社长、总编辑等身份,积极从事传播马克思主义、建团建党、宣传和组织抗日救亡等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
  革命先驱王复生既是王德三的胞兄,也是王德三走向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正是在兄长的指引下,王德三于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随后参加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 年,王德三受命到陕北创建党组织,在陕北播下革命火种。经过党组织和王德三的培养,一大批陕北青年如刘志丹、谢子长、安子文、刘澜涛、阎红彦等成长为党的优秀干部?
  1925 年,王德三与王复生、杨青田等人组建了云南旅京学生进步组织“革新社”(后为“新滇社”),他以“正零”的笔名在社刊《革新》和《铁花》上发表文章,向云南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云南建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1926 年,他又赴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他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开办了政训班,为北伐战争和云南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生力军?
  1927 ?2月,王德三回滇主持党的工作,将云南特别支部扩建为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并担任书记。“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在白色恐怖弥漫全国的形势下,王德三积极开展革命活动,致使蒋介石在云南策划的两次反共活动遭到失败。在滇期间,王德三主持制定了《少数民族问题大纲》,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云南少数民族问题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他深入滇南蒙自、文山等地区开展调查研究,编写《夷经》向少数民族群众宣传民族平等,鼓吹少数民族起来进行土地革命,在滇南少数民族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30 ?1月,经中央批准,中共云南省委成立,王德三成为第一任书记。同?12?31日,由于叛徒的出卖,云南人民的优秀儿子王德三匆匆走完他 32岁的生命历程,在昆明英勇就义?
  在两位兄长的带领下,三弟王馨?14岁赴京求学,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反对北洋军阀的学生运动中负伤?16岁在花季般的年龄中去世?
  与王德三烈士同时遇难的,除了中共云南省委委员张经辰外,还有李国柱、吴澄夫妇?
  吴澄,云南昆明人?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云南第一位女党员。她是中共云南特?4名创始人之一,创办了云南第一份妇女刊物《女声》杂志?1929年,吴澄与省临委委员、团省委书记、在云南省内第一个入党的共产党员李国柱结为革命伴侣?
  1930 ?12月,由于叛徒的出卖,吴澄夫妇双双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始终没有屈服。在狱中,她将自己的一缕青丝包裹在一块用鲜血染成红心的手绢中,送给李国柱,饱含着对革命的忠诚和对爱人的忠贞之情。这年的最后一天,身怀六甲的吴澄与爱人李国柱互相勉励着共赴刑场,实践了她“凭我们不平之血的飞溅,把全世界来涂染遍”的铮铮誓言,牺牲时年仅 30岁?
  在云南儿女争自由、求解放的奋斗历史中,我们同样不能不提到赵祚传这个名字。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 26个春秋,党龄也仅?3年,但他毁家纾难一心为党的事迹同样感人至深?
  赵祚传,云南大姚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南特委委员、书记,中共云南临时省委委员。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党不能公开活动,筹集经费十分艰难,为了党的事业,久患肺结核病的赵祚传,?1928?6月回到家乡,在父亲赵竹村的支持下,变卖家产,为党筹集经费,不幸被捕?1929?3?29日,赵祚传身?8枪,英勇就义,身后仅留下了给父母、妻子、儿子的五封遗书?
  他在遗书中写到:“我为主义而牺牲,为民众而牺牲。我心上很坦然安然”。劝慰兄妹“不必为我悲伤,世界上如我这样牺牲的人不知有多少,不如我这样死得其所的更不知有几何?……人生是准备来牺牲的,虽置诸法场,又何足惜”?
  这是一群可亲可敬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他们似一座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转载自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百年故事》)